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相對貧乏、時空分布又極不均勻的國家。水資源年內年際變化大,降水及徑流的年內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幾個月中;連豐、連枯年份交替出現,造成一些地區干旱災害出現頻繁和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等問題。我國水資源總量28000多億m3,居世界第6位,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2300m3,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/4。全國水資源的81%集中分布在長江及其以南地區,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區,水資源量僅占全國的19%。節能呼聲越來越高,使得雨水回收利用也越來越被人重視。采用雨水收集系統。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。
傳統城市雨水收集是在雨水落到地面上后,一部分通過地面下滲補充地下水,不能下滲或來不及下滲的雨水過地面收通集后匯流進入雨水口,再通過收集管道收集后,排入河道或通過泵提高進入河道。隨著城市化程度的提高,傳統的雨水管理模式經常會造成城市洪災、雨水徑流污染、雨水資源大量流失、生態環境破壞等主要問題。
常見技術
我國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較晚,主要在缺水地區有一些小型、局部的非標準性應用。在國外,德國和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,城市雨水的資源化和雨水收集利用已有較長的歷史。其經驗和方法,對我國大部分城市特別是對那些嚴重缺水的城市很有借鑒意義。
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方法主要有三種:
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統。集下來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、公共場所和企業的非飲用水。
二是雨水截污與滲透系統。道路雨水通過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過滲透補充地下水。德國城市街道雨水管道口均設有截污掛籃,以攔截雨水徑流攜帶的污染物。
三是生態小區雨水利用系統。小區沿著排水道建有滲透淺溝,表面植有草皮,供雨水徑流流過時下滲。超過滲透能力的雨水則進入雨水池或人工濕地,作為水景或繼續下滲。
雨水收集
根據雨水源不同,可粗略分為兩類:
1、屋頂雨水。屋頂雨水相對干凈,雜質、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,可通過棄流和簡單過濾后,直接排入蓄水系統,進行處理后使用。
2、地面雨水。地面的雨水雜質多,污染物源復雜。在棄流和粗略過濾后,還必須進行沉淀才能排入蓄水系統。
通過模塊式蓄水箱收集到的雨水資源用來沖洗廁所、澆灑路面、澆灌草坪、水景補水,甚至用于循環冷卻水和消防水??梢跃徑獬鞘兴Y源緊缺的局面,是一種開源節流的有效途徑。
雨水滲透
指天然原生態的自然入滲系統被破壞,雨水無法再次回補到地下,人工將落到受雨面上的雨水經處理后,再次回補到地下的一種處理系統。雨水滲透系統是根據受雨面的不同,結合相關的設備來完成的一組系統,相關設備包括:滲透雨水口、滲透雨水井、滲透雨水管、滲透雨水結構來完成雨水滲透。
雨水滯留
當降雨量大過城市排水量時,啟動區域雨水戰略儲備系統,雨水快速流入模塊池內,大量存儲雨水,待暴雨過去后再排放到指定出口或提前進行預排洪,減少城市排水壓力,從而根本解決城市洪澇災害。
收集意義
1、雨水收集利用在城市建設方面的意義
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在國外的發達城市已有幾十年的歷史。其經驗和方法,對我國城市特別是對一些嚴重缺水的城市很有借鑒意義。城市中大面積的硬質不透水表面導致了城市雨水大量排放、地下水位減少等一系列問題,而城市中屋面的面積占去了整個城市硬質表面的30%左右,采用種植屋面可以吸收匯集部分雨水,增加城市雨水的回收利用,減緩雨水排放,改善城市水環境。
城市建設導致自然植被和土壤等覆蓋的自然地表不斷遭到破壞,自然地表被建筑、道路、停車場等人工構筑物所替代。長期以來,在這些人工構筑物的建設中一直采用不透水面層的處理,使得降落在其表面的雨水通過排水裝置迅速排入城市雨水管網。